城市生存之*法则:应酬喝酒,适可而止,肝脏的承受能力更重要
随着时代不断变化,工作上必须应酬的越来越多,社交应酬已变成了个人生活工作*的一部分,而社交不光要靠嘴能说,更要看你能不能喝,喝酒现今已经成了应酬必须,很多人明知道喝酒多了会对身体不好,但就是档不住那些酒杯,不得不喝。既然喝酒有时候真的难以避免,那么我们能做的是,尽量少喝,保护好自己的肝脏。
首先,我们要先了解酒精是什么
乙醇(Ethanol)俗称酒精,是一种有机物,结构简式CH?CH?OH或C?H?OH,分子式C?H?O,是zui常见的一元醇。
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、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,低毒性,纯液体不可直接饮用;具有特殊香味,并略带刺激;微甘,并伴有刺激的辛辣滋味。易燃,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。能与*、*、甲醇、丙酮和其他多数有机溶剂混溶,相对密度(d15.56)0.816。
乙醇的用途很广,可用乙醇制造醋酸、饮料、香精、染料、燃料等。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%~75%的乙醇作消毒剂等,在国防化工、医疗卫生、食品工业、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。
乙醇与二甲醚(即甲醚)互为官能团异构体。
乙醇液体密度是0.789g/cm3,乙醇气体密度为1.59kg/m3,相对密度(d15.56)0.816,式量(相对分子质量)为46.07g/mol。沸点是78.4℃,熔点是-114.3℃。无色透明液体(纯酒精),有特殊香味,易挥发。
乙醇的物理性质主要与其低碳直链醇的性质有关。分子中的羟基可以形成氢键,因此乙醇黏性大,也不及相近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化合物极性大。
λ=589.3nm和18.35℃下,乙醇的折射率为1.36242,比水稍高。
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;可混溶于醚、*、甲醇、丙酮、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。
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,能溶解许多物质,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;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,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,增大接触面积,提高反应速率。例如,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,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,又能溶解油脂,让它们在均相(同一溶剂的溶液)中充分接触,加快反应速率。
再者知道,为什么人喝酒会醉
摄取身体的酒精主要由人体内部的乳酸脱氢酶来分解。当一个体摄取酒精的速度比肝脏分解酒精的速度更快时,血液的酒精含量就会升高。随着血液酒精浓度的连续升高,酒精的作用不断提高,而人的感觉、反应功能、呼吸、心跳也都慢慢受到影响。
当血液的酒精起到0.1%时,人就会出现生理变化,呈现手脚动作迟缓等醉酒症状;
当血液酒精浓度达到0.3%时,人开始甘于现状并且变得麻木,失去对事物的理解力;
当血液酒精浓度达到0.5%时,人会失去意识,晕厥不醒,呼吸、心跳中枢麻痹,死亡可能性增加。
酒精对肝的危害:
喝酒过度zui受伤的莫过肝脏。在应酬结束可以用
酒精浓度计检测看看自己体内含有多少酒精度。
因酒精在人体内部90%以上是通过肝脏代谢的,其代谢物质及它所引起的肝细胞代谢紊乱,是导致酒精性肝受损的主因。
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主要是通过影响肝脏的代谢,使肝细胞膜表面的脂质成分过量氧化,从而破坏了肝细胞膜。
进一步变化会使肝细胞内的微管和线粒体等结构都受到破坏,肝细胞肿胀,坏死,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出现障碍,导致肝内脂肪沉积,形成脂肪肝。
酒清对肝脏的危害随着量的增加和饮用时间的顺延依照“酒精性脂肪肝→酒精性肝炎→酒精性肝硬化”三部曲慢慢变化。喝酒的量越多,时间越长,肝脏的脂肪性变就越严重。
酒精对身体的危害
饮酒过的人如果时常感觉全身乏力又疲惫不堪,活动后有咳嗽,甚至心慌、气短、胸闷、心前区不适等现象,就应该引起注意,极有可能伤害到身体健康,所以需要注意节制!
危害一:
心外损害主要有,酒精肝、酒精性肝硬化、酒精性肌病、营养不良及维生素缺乏等,需要特别注意!
危害二:
心脏增大,常是酒精性心肌病zui早的表现。心脏呈普大型,早期病例于戒酒4~8周后心脏迅速缩小;晚期病人虽然也能有所缩小,但很难恢复到正常。
危害三:
高血压,收缩压增高,而舒张压正常后偏低,称去首高血压。这是与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显然不同的,所以常年饮酒者需要特别注意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!
危害四:
常年饮酒者会出现心力衰竭,起初心慌、气短、胸闷、乏力;然后出现呼吸困难,端坐呼吸,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。出现下肢水肿,颈静脉怒涨,肝淤血,胸腔积液等。再次饮酒,症状可再次出现或加重。
肝脏的解酒功能很有限:
肝脏代谢酒精的正常功能为10ml/小时,即接近50度白酒的20毫升;
通常呈现毒性反应剂量为75-80毫升/次,即50度白酒一次饮入约150-160毫升后,可对肝、脑神经引起毒性损坏;
酒精对身体通常致死剂量为250-500毫升,或接近50度白酒500-1000毫升。